墨轩玖 发表于 2018-7-6 19:13:45

喜乐中医每日分享——孩子夏天没胃口?也许是因为这个

  炎热的夏日,是否感觉总是没有干劲,胃口也变得很差,即使是呆呆坐在也是满身大汗,粘粘的,特别难受。尤其是小孩子,这一折腾,又哭又闹,没有活力,让家长好是担心。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暑热伤身,让“疰(zhù)夏”找上了门。
  疰夏,中医病证名,又名夏季热、注夏。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
  疰夏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低热缠绵,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口淡口甜,粘腻不爽,大便溏薄,小便短赤。
  疰夏病名中一个“夏”字标明了它是一种季节性疾病。热,本是夏的主气,然而这个季节乍雨乍晴,湿热交蕴,蒸蒸而炽。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病疰。故疰夏的发病,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立秋后症状会渐渐见退,秋分金风送爽,病即霍然。
  具体来讲,疰夏有5种症状,需要辩证治疗。
1、暑伤津气证
  症状为,发热,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烦躁,神情疲倦,食少便溏,唇红干燥,咽红,舌质较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指纹紫。
2、脾气亏虚证
  症状为,发热或高或低,面色淡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睡时露睛,纳少,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虚大,指纹色淡。
3、上盛下虚证
  症状为,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萎靡不振,虚烦不安,面色白而泛红如妆,下肢清冷,食欲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红。
4、气阴两亏证
  症状为,神疲倦怠,乏力嗜睡,眩晕多汗,心烦口渴,纳呆体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
5、暑湿困脾证
  症状为,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闷纳少,口淡恶心,便溏,苔腻,脉濡。
  那么面对疰夏来袭,我们该怎么因对,才能将“疰夏”挡在门外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到中医诊所,通过中医辩证治疗。这样通过中药调理身体去除暑热,治疗疰夏带给身体的伤害。平时的话,也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暑热伤脾胃,要忌寒凉。  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暑热属于“热邪”,本来就会伤脾胃。所以夏日里在饮食中适量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多喝一些汤水。但是,清热的同时要注意,不要饮食过于寒凉,清热的饮食不要过于频繁或吃的量过大。
此外,家长要注意孩子饮食的温度,不要让孩子吃太冰的食物,特别是不要出了很多汗再吃冷的食物。刚吃的时候可能觉得立刻凉快了,也很爽,但对肠胃的刺激比较大,孩子容易出现肚子痛、腹泻等不适,久而久之,就容易伤脾胃。

忌满头大汗,以免伤气阴。  适当出汗可以排毒、促进血液循环,但如果出汗太多就不是好事了,易伤气阴,正气不足,抵抗能力就会大幅下降,很容易生病。
所以家长带孩子外出活动时,最好选在一早一晚,尽量避免正午时出门。0至3岁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且皮肤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差,容易受刺激。同时,由于儿童活动量较多,出汗多,皮脂腺分泌多。建议在宝宝衣服方面,最好选择纯棉衣料制成的浅色服装,因为纯棉的衣服手感柔软,不会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同时透气性、吸汗性也更好,能减少中暑的发生,可以给宝宝较好的呵护。

饮食调理,注意化湿益气。  夏季天气特点除了热之外,还往往夹着湿,湿也是“外邪”之一,同样会损伤脾胃。尤其,孩子的脾胃相对成人,本来就弱,如果被暑热所伤,就会变得更弱,就更容易体内生湿,这时再加上外部环境中的湿,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这个季节饮食调理就不能忽略“化湿”,化湿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解暑热所生的湿,二是防止湿伤脾胃。化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藿香(家中煲凉茶时可以适量放些藿香)、豆蔻、厚朴、陈皮、白蔻仁。其中陈皮、白蔻仁的口感比较好,不过化湿的功效也相对温和,其他几种药化湿的功效比较强劲,不过口感比较差,可以根据口味进行搭配。
  二是可以经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和预防暑热的药品,比如在家里煲绿豆汤、冬瓜汤时,可以适量放一些西洋参、太子参、党参、薏米、扁豆等,对于脾很虚的人来说,薏米和扁豆可以炒过后再放入,就更对症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乐中医每日分享——孩子夏天没胃口?也许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