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1-9 13:35:39

每日一更118

每日一药:川芎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 西芎;芎穷;胡芎;九元蟊;酒芎;山鞠芎;杜芎;川穹
【药性】温性
【药味】辛
【归经】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禁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每日一方:加味香苏散
【出处】《医学心悟》
【组成】 紫苏叶(5克),陈皮(4克),香附,甘草(5克),荆芥(3克),秦艽(3克),防风(3克),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
【功效】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制法】上锉一剂。
【用法】水煎,温服,微覆似汗。
【禁忌】斟酌。
每日一穴:委阳穴
【国际标准代码】
BL39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特定穴】
三焦之下合穴
【功效】
益气补阳。
【主治】
主腋下肿痛,胸满膨膨,筋急身热,飞尸遁疰,痿厥不仁。小便淋沥。
【取穴方法】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简便取穴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可及一大筋(股二头肌腱),在该筋内侧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每日一病:主诉:胸中窒闷2个月,加重3天。 现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胸中窒闷,3天前因进食油腻食物,上述症状加重,同时伴有胃脘胀满,嗳气,虚烦不得眠,腿软无力。 刻下症:发作性胸中窒闷,伴有胃脘胀满,嗳气,虚烦不得眠,腿软无力。 舌质:暗红 舌苔:黄厚 脉象:左寸脉沉细左关脉弦滑 既往史:慢性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患者胆气失于温降淸肃,痰热内生,痰热上扰心神,心脉阻滞,出现胸中窒闷、虚烦不得眠。胆郁胃失和降,故胃脘胀满、嗳气。纵观舌脉症,患者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胸痹、痞满。 中医证候:胆胃不和、痰热扰心 治则治法:利胆降逆,清化痰热,补气养阴

626513722 发表于 2018-11-9 18:55:59

你好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1-10 18:33:55

决明子
【别名】羊明; 马蹄子; 野青豆; 大号山土豆; 猪骨明; 猪屎蓝豆; 夜拉子; 羊尾豆; 马蹄决明; 狗屎豆; 假绿豆; 土咖啡; 江南豆; 还瞳子; 马蹄决明子; 炒决明; 草决明
【药性】平性
【药味】苦;咸
【归经】肝经;胆经;肾经
【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主治】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禁忌】泄泻和血压低者慎用。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1-10 18:34:33

昨日病案:
温胆汤,生脉散,旋复代赭汤,自拟方
太子参15g 麦冬15g 味子10g 丹参10g 木香10g 白蔻仁5g 炒白术10g 酸枣仁20g 夜交藤15g 夏枯草15g 旋复花10g 代赭石20g 陈皮10g 清半夏10g 茯苓15g 焦三仙10g 鸡内金10g 甘草10g
【其它】用法:5剂,1剂/1天,水煎服。
二诊
【日期】2003年3月18日
【主诉及病史】病情变化:舌质:暗 舌苔:略黄厚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患者服药后胸中窒闷减轻,痰热上扰心神略有缓解。仍腿肿,胃脘痞满,嗳气,嘈杂,夜寐不安,诸症为痰湿内阻、寒热错杂所致。舌质暗为气滞络瘀。 中医证候:胆胃不和、痰热扰心 治则治法:利胆降逆、清化痰热、理气活血。
)
【处方】温胆汤、丹参饮、旋复代赭汤、乌贝散,非自拟方
旋覆花10g 代赭石20g 乌贼骨20g 浙贝10g 元胡15g 枳壳10g 陈皮10g 木香10g 砂仁9g 丹参10g 檀香6g 鸡内金10 蒲公英15 苏梗10 白蔻仁5g 酸枣仁20g 夜交藤15g 干姜10g 半夏10g 茯苓15g 甘草10g
【预后】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按语】按语:胆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胆又为清净之腑,喜温而主和降,失其常则郁而不通,胃气内壅不降,痰热自内而生。痰热上扰心神,心脉阻滞,出现胸中窒闷、虚烦不得眠。胆郁胃失和降,故胃脘胀满、嗳气。纵观舌脉症,患者为胃有积热,胆气不降,气机阻滞,胆气犯胃致胆胃不和,痰热上扰之胸痹、痞满。 初诊患者左寸脉沉细,说明心之气阴两虚,痰热得以上扰心神,阻滞心脉,出现诸多症状。方中夏枯草、旋复花、代赭石、陈皮、清半夏、茯苓、炒白术等利胆降逆、清化痰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 丹参补气养阴活血;酸枣仁、夜交藤宁心安神。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诊脉弦细滑,心之气阴两虚有所恢复,上方去生脉散。仍有痰湿内阻、寒热错杂之症,加砂仁、丹参、檀香以行气宽中、通畅气血;乌贼骨、浙贝以治胃中嘈杂等症。诸药合用,既清痰热,又养心血,使心血充足,心神得养,心阳得以依附,睡眠自安。 总之,在辨证中把握胆胃不和、痰热扰心这一病理关健,确立利胆降逆、清化痰热、养心安神的治疗大法,并贯穿于疾病始终。组方有如下特点:寒热并用,通补兼施,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调理脏腑功能,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从而达到各脏腑功能的协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