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2-8 12:54:32

每日一更147

每日一药:椿皮
【药性】寒性
【药味】苦;涩
【归经】归大肠经、胃经、肝经。
【功效】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
【主治】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禁忌】泻痢初起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每日一方:固经丸
【出处】《丹溪心法》
【组成】 黄芩(30克),白芍(30克),龟版(30克),黄柏(9克),椿皮(23克),香附(7.5克)。
【功效】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主治】治经水过多,及崩中漏下,舌红,脉弦数。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每次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原文】《丹溪心法》:治经水过多。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经多不止者,阴虚不足以制胞络之火,故越其常度也;崩中漏下者,虚而挟热也;紫黑成块者,火极似水也。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龟版、芍药滋阴而养血,皆壮水以制阳光也;香附辛以散郁,樗皮涩以止脱。
【歌诀】固经丸用龟板君  黄柏樗皮香附群※黄芩芍药酒丸服  漏下崩中色黑殷※
每日一穴:风门穴
【穴位别名】
热府穴;背俞穴;热府俞穴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
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
【主治】
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强,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取穴方法】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每日一病:入秋以来,燥气凌之,少有寒热。咳嗽频频,痰中带血。脉象弦细,舌苔中黄边白。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2-9 12:06:09

桑杏汤加味。
霜桑叶5g 光杏仁12g 黑豆卷6g 焦山栀5g 生竹煎6g 冬瓜子12g 南沙参9g 象贝母9g 大玉竹12g 天花粉9g 旱莲草12g 生梨1只
二诊
【主诉及病史】寒热已退,咳嗽早晚尤甚。脉弦细,苔薄质红。
)
【处方】自拟方
白滁菊6g 甜杏仁6g 川贝母9g 大玉竹9g 天花粉12g 白石英24g 粉丹皮5g 生白芍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2g 冬瓜子12g 清炙枇杷叶12g(包)
【按语】按语:本例素体阴虚,复感秋燥之邪,遵“先表后里”原则,一诊治以辛凉透泄,而再诊重在滋阴潜阳,以固其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