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2-22 18:54:36

每日一更161

每日一药:前胡
【药性】凉性
【药味】辛;苦
【归经】入肺、脾经
【功效】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主治】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禁忌】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
每日一方:败毒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北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禁忌】非夹表证不可用。
每日一穴:太溪穴
【穴位别名】
大溪穴;吕细穴;内昆仓穴
【国际标准代码】
KI3
【所属经络】
足少阴肾经
【特定穴】
输穴,原穴
【功效】
滋补肾阴。
【主治】
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者死,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东垣曰:成痿者,以导湿热,引胃气出行阳道,不令湿土克肾水,其穴在太溪。《流注赋》云:牙齿痛堪治。
【取穴方法】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每日一病:主诉及病史:外感风寒,发热头痛,无汗,又内挟食滞,腹中胀痛,大便不通。诊查:脉浮紧,舌苔黄白杂腻。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12-23 13:00:57

自拟方
大黄6克 厚朴9克 枳实6克 桂枝3克 昧黄3克 杏仁3克 甘草3克
【其它】服药一剂,大便通达,汗出热退而解。
【按语】按语:厚朴七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治疗腹满便秘而又有发热脉浮等证。本方由厚朴三物汤合桂枝去芍药汤而成,具有表里双解的作用,但此方重用厚朴,轻用桂枝,所以治疗偏重于里,为七里三表之法。本案由于发热无汗证属表实,所以取厚朴七物汤之法而易姜、枣为麻黄、杏仁,加强了达表散寒的作用,治疗表里各半之证,所以一剂药后则使表里气机畅达,汗出便通而安。亦可谓师古而不拘泥于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