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9-7-23 16:39:06

三伏贴操作注意事项

三伏贴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一、三伏贴开展时间及基本作用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贴敷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作用: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三是综合作用: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二、贴敷方法1.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 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2.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3.根据病情每伏贴敷1-3次,连续治疗3年为宜。三、选取穴位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 应首选肺俞、心俞、膈俞、膻中其次百劳定喘、脾俞、肾俞、天突.(2)鼻疾、咽炎首选肺俞、膈俞、大椎、天突等;(3)风湿类疾病、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首选腰阳关、膝阳关、足三里、关节局部穴位;(4)痹症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应选取病变部位周围的穴位;2.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经穴取之选穴不宜多。每次选用3-4个穴位。辨证取穴、对应取穴及阳性反应穴相结合。四、适应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1.久咳、哮喘、肺痹、肺胀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不是所有的哮喘都可以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伴有少气、白稀痰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效果更为显著,但对于哮喘急性期发作患者,以及支气管扩张伴发哮喘效果不佳,对于咳黄脓痰、或咳血的哮喘患者不宜使用。 2.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3.痹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怕冷或遇寒加重者。 4.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五、禁忌症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六、慎用人群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4.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5.二岁以下婴幼儿。七、注意事项1.一般对小的水泡 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2.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3.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4.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5.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6.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7.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和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8.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其他注意事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此疗法实施时间集中,患者众多,实施部门应该充分准备,做好实施流程安排,并注意疾病诊断依据的收集和整理。治疗穴位【标准定位】肺俞 在背部第3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 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膈俞 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肝俞 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 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气海俞 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关元俞 在腰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承扶 在大腿后面 臀下横纹的中点;殷门 在大腿后面 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 承扶下6寸;浮郄 在腘横纹外侧端 委阳上1寸 股二头肌健的内侧;委阳 在腘横纹外侧端 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委中 在腘横纹中点 当股二头肌键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膏肓 在背部 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关元 在下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下3寸;膻中 在胸部 当前正中线上 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 在颈部 当前正中线上 胸骨上窝中;百劳 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定喘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 旁开0.5寸;夹脊 在背腰部 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0.5寸 一侧17穴,双侧34穴;腰眼 在腰部 当第4腰椎棘突下 旁开约3.5寸凹陷中;腰痛点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 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四穴   主治 急性腰扭伤外劳宫 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 掌指关节后0.5寸;鹤顶 在膝上部 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百虫窝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3寸 即血海上1寸;内膝眼 屈膝 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膝眼 屈膝 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在内侧的称内;膝眼 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1横指;上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6寸 距胫骨前缘1横指;条口 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8寸 距胫骨前缘1横指;丰隆 在小腿前外侧 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 距胫骨前缘2横指;手三里 在前臂背面挠侧 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下 肘横纹下2寸;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 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膝阳关 仰卧、俯卧或侧卧 在膝外侧 当阳陵泉上3寸 股骨外上髁方的凹陷处;涌泉 正坐或仰卧跷足 在足底部 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贴操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