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堂古真中医 发表于 2016-10-7 22:54:31

黄褐斑良方

黄褐斑是很多女性朋友十分苦恼的问题,甚至是一种噩梦,原本白皙的皮肤被黄褐斑爬满,肌肤瞬间变得暗黄无色,不再富有往日的光泽,让美丽陷入“危机”。该如何温柔地告别黄褐斑,清清爽爽做个漂亮的女人?别急,它,就是黄褐斑的终结者!且去正文中看看它到底是谁吧!

黄褐斑相当于中医学的肝斑,后世因其颜色、形状名为褐斑、褐黄斑、蝴蝶斑。见于孕妇名为妊娠斑;伴肝郁气滞名为肝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本病“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本病属中医斑类范畴。需与雀斑、黑变病相鉴别。

一、辨证施治

1.肝气郁结证(肝脾不和证)
【主症】面部黄褐色斑片,可伴失眠,胸脘痞闷,烦躁易怒,纳谷不馨,口苦善太息,女子月经不调,量少有瘀块。舌淡紫暗,苔薄, 脉弦。
【辨证】肝气郁结,肝失调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颜面气血失和而成。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退斑。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陈皮、川楝子、当归、栀子、郁金、茯苓、炒白芍、白术、牡丹皮、红花、凌霄花、干地黄。
【方解】柴胡、陈皮、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解郁;牡丹皮、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化瘀;当归、炒白芍养血补肝;茯苓、白术补中理脾;红花、凌霄花活血通经;干地黄滋阴养血。妇人经血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经来血块多加桃仁;两乳胀痛加青橘叶、青皮;腹胀便溏者加党参、炒山药。

2.肝火亢旺证
【主症】两颊黄褐斑, 伴口干苦, 心烦易怒, 女子月经不定期、 量多, 胸胁胀痛, 失眠多梦, 湿热带下, 阴痒, 小便黄, 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
【辨证】肝火亢旺,火燥结滞。
【治法】平肝潜阳,兼清郁热,化瘀消斑。
【方药】白僵蚕、珍珠母、丹皮、夏枯草、白茯苓、白菊花、郁金、白芍、益母草、何首乌、川芎、甘草。
【方解】白僵蚕、珍珠母、夏枯草、白菊花、丹皮平肝潜阳,兼清郁热;郁金、益母草、川芎化瘀消斑;白芍、何首乌养血补肝;白茯苓健脾益气;甘草调药解毒。


3.气血不足证
【主症】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唇、爪苍白无华,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细无力。
【辨证】女子月经、妊娠、生产、哺乳等常耗血较多,致气血亏虚, 血虚不能上荣, 血弱不能华肉,气虚不能行血, 则血滞。
【治法】益气补血, 佐以化瘀消斑。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党参、当归、大枣、白芍、益母草、桑寄生、升麻、炙甘草。
【方解】黄芪、白术、党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白芍、益母草养血活血化瘀;桑寄生养血益精;升麻透解肺胃邪毒,促进补药吸收。

4.肝肾亏虚证
【主症】面色晦暗无华,伴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早年白发,咽干口燥,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月经不调,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不孕。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多素体阴虚,加之孕育耗损肝肾,虚火内生,火燥结滞于面,阴精不能濡养于面。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枸杞子、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白芷。
【方解】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滋补肝肾;茯苓健脾利湿;泽泻泻肾火,保真阴;牡丹皮清泻肝火;白芷散风邪,化湿浊。遗精盗汗加金樱子、芡实;失眠多梦加生龙骨、生牡蛎。

5.痰湿内停证
【主症】灰黑色或褐色斑片,状如蝴蝶或地图,对称分布于鼻翼、前额,边界模糊。可伴胸胁胀满,头昏目眩,呕吐清水痰涎,脘部有振水声,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凡劳倦过度,饮食不节,偏嗜五味,则损伤脾土,土虚不能制水,则化湿生痰,阻碍气机,酿成褐斑。
【治法】温阳健脾,利湿祛痰。
【方药】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方解】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温阳健脾,利湿祛痰。伴头晕目眩者加泽泻;呕吐痰涎者加生姜、半夏。

二、验方

1.丹参、红花、桃仁、紫草、当归、川芎、茯苓、白术、薄荷、白芷、葛根、赤芍、白丁香、人参叶、竹叶、黄芪。可用贴膜、揭膜、倒膜、涂膜等法,功可化瘀通络,嫩肤增白,养荣驻颜,滋润肌肤。
2.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因忧思郁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致肌肤失濡者。胸闷乳胀加郁金、炒川楝;舌红口苦加龙胆草、栀子;有瘀血者加桃仁、牡丹皮;若失眠加何首乌;心烦易怒加丹皮。
3.枣皮、女贞子、旱莲草、怀山药、生地黄、川芎、牡丹皮、僵蚕、五味子、茯苓、泽泻、制首乌。煎服。用以补肝肾,益精血,养血活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褐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