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e 发表于 2016-6-12 00:24:59

闻诊之语声的诊辨

本帖最后由 lele 于 2016-6-12 00:33 编辑

前一段时间,和大家分享了关于问诊的内容,也就是十问歌中所谈到的。今天开始,来谈如何闻诊。
闻诊中的闻,有两层含义,听声音和嗅气味,所以闻诊也包括这两层含义。即医生利用听觉和嗅觉来诊察了解病人病况的诊断方法。
听声音包括听发声的变化,和病变所导致的声响异常。
语声,就是指讲话的声音。(不包括语言内容是否清晰,是否符合逻辑,语言内容异常的表现如谵语、郑声、错语、狂言等属于神志方面的问题,将在以后给大家介绍)
语声如何产生,与哪些脏腑有关?语声的产生,是肺,喉,会厌,舌,齿,唇,口,鼻等器官协调活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肺主气,司呼吸,气动则有声,是发声的动力。发声必有喉出,喉为声音之通路,为发声之关键。舌为声音之枢纽。唇齿煽动,对声音起调节作用。
肾主纳气,为气之根,故有“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门”;
心主神志,言语发声受心神支配故又有“言为心声”之说;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均与发声有关。
总之,语声的发出,不仅是口鼻等器官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且与肺、肾、心等脏腑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听语声,不仅能够诊察发声器官的病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语声的变化,进一步推断脏腑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病、辩证提供依据。
正常语声的特征是,发生自然,音调和畅,语音清晰。
性别,年龄,形质、禀赋的不同,则正常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声尖利而清脆;老年人多浑厚低沉。
此外,语声变化与情志变化也有关系。
如:喜悦时发声多欢快,愤怒时发声多忿厉而急疾,悲哀时发声多悲惨而断续,表达爱意则发声多温柔。这种因为感情触动而发声变化,属于正常范围。
下面来说说疾病状态下常见的语声变化对于病变语声的辨别,需要注意发声有没有异常,以及语调的高低、强弱、清浊、钝锐以及清晰与否等。
病人发声高亢有力,连续不断者,是语声洪亮,多见于实证、热证。
病人语言慢而声音低微,时断时续,难以听清,甚至语言而无力发声的表现,属于语声低微,多见于虚证、寒证。
病人自觉少气,无力语言,甚至不愿意讲话者,称为少气懒言,是久病体虚,肺肾气虚的表现。
常见的语声异常有,语声重浊,声哑与失音,语言謇涩。
语声重浊,是指语声调子低而沉闷,发音不清晰的表现。
什么情况会出现语声重浊呢?
感冒的时候会出现。感冒时,由于外邪侵袭,不论风寒或风热,导致肺气不宣,鼻窍不通,则会出现语声重浊。
音哑与失音,是指语声嘶哑,失音是指声音严重嘶哑,或者完全不能发声的表现。前者病轻,后者病重。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即导致肺的宣降失常而出现的。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于虚证,多因各种语音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
根据五行学说,金与肺相对应,实证和虚证所导致的音哑或失音,我们又分别形象的称为“金实不鸣”和“金破不鸣”。
根据西学,声音嘶哑和失音,常见于咽喉部的病变。特别是声带的病变,例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急、慢性咽喉炎,喉部肿瘤等。如果是喉部肿瘤压迫声带而嘶哑或失音,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这样才能真正缓解症状。
语言謇涩,是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因习惯而成者,不属病态。病中言语謇涩每与舌强并见者,多是因风痰阻络、舌头运动不灵所致,为中风之前兆或后遗症。
此外,听声音所包含的喷嚏,鼻鼾,咳嗽,咯痰,哮喘,恶心,呕吐,嗳气等内容,会在后面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闻诊之语声的诊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