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e 发表于 2016-7-21 09:43:14

望神志,以观病色

上一次概述了如何通过望神志,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今天来具体谈谈何为“神志”。
回顾上次的分享;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神志,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认知、情感、意志、意识等精神活动,简称知、情、意。
具体来说——
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等。
情感活动,是指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出现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和相应的表情。
意,包括意识和意志
意识状态: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以及对自身主观的认识。
意志活动:是指为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的制约和执行计划、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行动。
神志,包括神与志两个方面,中医学从形神一体、整体观念出发,把神志活动和脏腑紧密联系在一起。《内经》中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分属于五脏,因此有五脏神,五脏藏神之说。
神、魂、魄、意、志,基本上是指认知、思维、意志等过程,属于“神志”当中“神”的部分;而情感活动的部分,主要在七情当中,也就是属于“神志”当中“志”的部分。
下面就介绍神、魂、魄、意,志对应的五脏藏神之说。 ①心藏神:此时所说的神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记载于《素问》宣明五气篇、《灵枢》本神篇等均有这方面的记载。
如果把神、魂、魄、意、志并列而言,此时的神就不是指总统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神了。即心所藏之神为狭义之神当中的一个狭义之神。
《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任物者,是指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即感觉和知觉。心有所忆谓之意中的忆,是指分辨事物的识记和记忆;意,一是指注意,是所有认识事物的开端,二是指意念。
即把感知过程、记忆过程和意念产生思维过程归属于心。 心主任物、记忆、注意而有产生意念之功,而这些又是人体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故心的功能已渗透于其他“四神”之中,作为其基础与前提,故五脏并列而言,心仅言神而不言其具体,应该说这是言“心主神”的原因。
另外,心属火,火主变化、活动。而神的一大特性就是事物玄妙而神奇,变化而莫测,故后世称“神乃火气之精”,而将神这一名称归于火、归于心。
“五神”中心所主神的含义,相当于现代心理学当中的“认知活动”。
②魂,属木,属肝;③魄,属金,属肺。
魂、魄:《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魄是与生俱来且以形体为基础的,魂则是建立在神气活动基础上的,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是活跃的。
一般认为,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偏于抑郁的,被动的为魄。后天发展而成的、较高级的、偏于兴奋的、主动的为魂,类似于今人所说的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就日常生活中“魂不守舍”的现象而言,魂又有“注意”之性质。就心神、魂、魄三者而言,当理解为心神支配魂,魂激发魄。
《内经》“肝藏魂”,“肺藏魄”。木行为春,主动、主生机、兴奋;金行为秋,主静、主禁制、肃杀,故将之分属木与金、肝与肺。将魂与人之睡眠联系:魂安藏则寐,魂不藏则失眠或出现多梦、梦游等。
《内经》既言“④脾藏意”,又言“脾在志为思”,故有人认为意的另一层意思是思考、思虑。《难经》中有提到,脾藏意与智,智是指智力。而《素问》刺法论中提到,脾为谏议之官,即规劝。
意:一指注意,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开端。二指记忆与意念的产生。三指测度。
脾属土,土有养育培育万物之用,意之用恰与土有相似的内涵。意之所存谓之志,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以在整个思维环节当中,思考测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这一点恰与脾土居于五行方位中央,居于长夏,为时序的中央;也类似脾土在中焦,起斡旋的作用。
志,有广义、狭义之不同,广义之志,是情志活动的总括。狭义之志,是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动机与意志。
⑤志,为肾所主,属水;志为意志,既定的目标,为思维形成的最后阶段,类似于水的潜伏作用。
因此,《内经》将神划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神,将其分属给心、肝、肺、脾、肾五脏,此为五脏藏神。
五志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当中,以“五志”为代表,分别对应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虽各有志,但也主导于心。
故《类经·疾病类》云:“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另外七情中的悲与忧为一类,同属于肺;惊,一种观点认为,是突然受外界惊吓,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受伤,被认为属于是一种风象,隶属于肝;另一种观点认为,惊常导致恐,惊恐常连缀,故又可以和肾结合。但以《内经》为根据,惊更侧重于属肝。
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中“心”为主导。
观察神志活动,可以了解以心为核心的五脏功能的盛衰,对于神气(广义之神)状态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神志活动的了解,不仅要通过望诊观察,还需同时结合闻诊、问诊的方法,才能全面掌握。
望神志(狭义之神)的要点
意识(神识):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有无自知力。
思维:观察患者的思维是否清晰,应答是否合理,反应是否灵敏。
语言:观察患者语言表达的内容是否清晰、合理,声音是否洪亮。
记忆:观察患者对事物的近、远期记忆是否正常。
情绪:观察患者在感知外界事物时的情绪反应和表现是否正常。
行为: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是否自然、合理。
望神志时,应特别注意对眼神和表情的观察。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经》中也提到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眼睛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曾经就与大家分享过,眼目的五轮学说。望眼神:观察眼球的转动是否灵活,目光是否明亮。望表情:观察患者面部的表情是否自然。
总结:
对神志的观察,应在望诊的基础上,结合闻诊、问诊,以意识、思维、语言、记忆、情绪、行为为要点,以眼神和表情为重点。
正常神志功能的表现:意识清楚,有自知力;目光明亮,运动灵活;表情自然,思维有序;反应灵敏,记忆力佳;语言清晰,应答正确;情绪正常,举止自然。
一个人的表现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发生异常,就可能神志发生改变,患有相关神志方面的疾病,要同时结合病人其他的表现,来判断其寒热虚实等病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望神志,以观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