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8-7-17 11:55:59

每日一更(五)

每日一药:川贝母
【药性】寒性
【药味】甘;苦
【归经】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用法用量】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禁忌】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每日一方:仙方活命饮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3克),川贝母(6克),防风(6克),白芍(6克),归尾(6克),甘草节(6克),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禁忌】忌酸薄酒、铁器,服后侧睡觉,痛定回生;忌豆芽、菜粉、油腻等物;若已溃后不可服。
【原文】《校注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每日一穴:尺泽穴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特定穴】合穴
【功效】活血,中医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各种过敏多多少少都与“风”有关。
【主治】
主肩臂痛,汗出中风,小便数,善嚏,悲哭,寒热风痹,臑肘挛,手臂不举,喉痹,上气呕吐,口干,咳嗽唾浊,痎疟,四肢腹肿,心疼臂寒,短气,肺膨胀,心烦闷,少气,劳热,喘满,腰脊强痛,小儿慢惊风。
【取穴方法】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每日一病:【日期】2009年4月11日
【节气】节气:谷雨前第9天
【主诉及病史】主诉:反复咳嗽、气急10年余,加重3年,再发3天。 现病史:10年余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以后每年反复发作,曾服“氨茶碱、舒利迭”等治疗。近三年来病情加重,发作频繁,服药后效果不明显。3天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急等症状,痰多白粘伴咽痒,动则气急尤甚。 刻下症:咳嗽气急,痰多白粘伴咽痒,动则气急尤甚。 舌质: 舌暗红 舌苔:苔薄腻 脉象:脉滑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有,花粉" 查体:血压:140/80 辅助检查:胸片(09.3.6)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功能:以中度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心电图示:肺型P波;纤支镜示:会厌部充血明显,滤泡增生。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7-17 14:12:00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患者素嗜烟酒,烟雾熏蒸清道,灼津成痰;同时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逆干肺,肺失肃降,病情迁延不愈,痰浊内伏,肺气日虚,无力推动血脉,累及于心。每因外邪引动而诱发,痰浊壅盛,肺气宣降不利,肺气上逆,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肺气虚弱,复加气因痰阻,故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舌暗红苔薄腻,脉滑为痰浊壅肺兼有血瘀之象。中医证候:痰浊壅肺,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兼以益气活血。

处方】苏子降气汤
炙苏子12g 当归12g 制半夏10g 前胡15g 甘草6g 杏仁10g 浙贝20g 鹿含草15g 桑白皮15g 太子参20g 黄芪30g 红景天15g 川芎12g 地龙15g 仙灵脾15g 野荞麦根30g 虎杖根12g 三叶青15g

用法:14剂,1剂/1天,水煎服。

qiezi1203 发表于 2018-7-17 14:12:14

二诊
【日期】2009年4月25日
【主诉及病史】现病史:舌质:舌暗红 舌苔:苔薄白腻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痰浊渐清,肺气渐降,故诸症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痰浊壅肺,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兼以益气活血。
)
【处方】苏子降气汤
炙苏子12g 当归12g 制半夏10g 前胡15g 甘草6g 杏仁10g 浙贝20g 鹿含草15g 桑白皮15g 太子参20g 黄芪30g 红景天15g 川芎12g 地龙20g 仙灵脾15g 野荞麦根30g 虎杖根15g 三叶青15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