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9-1-13 20:51:37

每日一更183

每日一药:茯苓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白茯苓皮;云茯苓;云苓;金刚兜;金刚刺
【药性】平性
【药味】甘;淡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9~15g。
【附药】茯苓皮
每日一方:桂枝茯苓丸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白芍,茯苓,桃仁,牡丹皮(各等分)。
【功效】化瘀生新,调和气血。
【主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用法】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原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每日一穴:神封穴
【国际标准代码】
KI23
【所属经络】
足少阴肾经
【功效】
降浊升清。
【主治】
主胸满不得息,咳逆,乳痈,呕吐,洒淅恶寒,不嗜食。
【取穴方法】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简便取穴法】
在平乳头的肋间隙(即第4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每日一病:患者每天下午二时左右开始发烧,头痛汗出,继而恶寒,甚则鼓颔,热多寒少,至夜半方解,日日如是已5天。诊查:口渴欲饮,胃纳欠佳,四肢无力,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滑而数。
)

qiezi1203 发表于 2019-1-14 20:59:12

昨日病案:白虎汤加桂枝
生石膏30g 知母10g 甘草6g 粳米10g 桂枝5g
【其它】2剂
二诊
【主诉及病史】药后发热减轻,身已不寒,右助下微痛,新邪已得外解,仍口燥舌红,内热未清,继以上法出入。药后寒热已平,诸症痊愈。
)
【处方】自拟方
生石膏30g 知母10g 甘草3g 粳米10g 柴胡6g
【其它】3剂
【按语】按语:《内经》云:“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即先伤于风邪,后伤于水寒之气,感而不发,潜伏人体,以致阴气先伤,复值暑热熏蒸,汗出腠疏,又受新邪而发病。根据本案的发病季节,及先热后寒、热多寒少、定时发作的症状特点,是属温疟。由于温热内蕴,劫津耗液,复感新邪,故治以白虎清热保津,桂枝解肌透表,即吴鞠通所谓以白虎“峻泻阳明独盛”之热,单以桂枝一味领邪外出,作“响导之官”之意;也正合《内经》“奇治之不治则偶治之,偶治之不治则求其属以衰之”之旨。可见,中医学理论实为指导医疗实践之渊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