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zi1203 发表于 2019-1-23 21:11:37

每日一更193

每日一药:苦参
【别名】骄槐;槐连兜;川参;凤凰爪;牛参;地骨;野槐根;山槐根;地参;地槐;山槐;苦识;苦骨;苦槐
【药性】寒性
【药味】苦
【归经】肝经;肾经;大肠经;胃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
【主治】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敷;或浸洒搽。
【禁忌】脾胃虚寒者、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服。
每日一方:消风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黑芝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1.5克),木通(1.5克)。
【功效】养血祛风,清热燥湿。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用法】上用水2钟,煎8分,食远服。
【禁忌】服用本方时,不宜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
【原文】《外科正宗》: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搔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每日一穴:间使穴
【穴位别名】
鬼路穴
【国际标准代码】
PC5
【所属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
【特定穴】
经穴
【功效】
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
【主治】
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取穴方法】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每日一病:腹泻5天。初诊天前因吃零食过多,出现大便稀溏,日3〜4次,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每次便前哭闹不止,泻后安静。家长在药店自购“思密达”,服后泄仍不止。症见患儿泄泻,粪便酸臭,夹有残渣,腹痛,泄后痛减,纳呆,不思饮食,尿少,神倦,面黄。察其舌质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

后来遇见了你 发表于 2019-1-23 21:43:32

久泻不止, 或反复发作, 大便稀薄, 或呈水样, 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神疲纳呆, 少气懒言, 面色少华, 舌质淡, 苔薄腻, 脉弱无力。

七味白术散

后来遇见了你 发表于 2019-1-23 21:45:17

大便酸臭, 或如败卵, 腹部胀满, 口臭纳呆, 泻前腹痛哭闹, 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 脉滑有力

保和丸

qiezi1203 发表于 2019-1-24 21:22:30

健胃运脾汤加减
苍术6g 厚朴3g 紫苏梗10g 槟榔3g 白豆蔻30g 山楂6g 神曲6g 炒谷芽30g 炒麦芽30g 草果10g 黄连3g 黄芩6g 川木通9g 车前草30g 大腹皮15g
【其它】1剂,水煎服。每次30ml,每日5次,1日1/3剂。
二诊
【主诉及病史】服用前方后大便每日1〜2次,黄软,无酸臭味及残渣,饮食量增,精神转佳,舌质淡红,苔薄腻,指纹紫。
)
【处方】
紫苏梗10g 白豆蔻30g 炒谷芽30g 炒麦芽30g 草果10g 黄连3g 黄芩6g 川木通9g 车前草30g 大腹皮15g 藿香10g 枳壳3g 高良姜3g 木香3g
【其它】2剂
【按语】按:《素问.療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知自调,脾胃易为饮食所伤,故伤食泄是婴幼儿泄泻的主要证型。从本案泄下物及其伴随症状可知,病由饮食入胃,停积不化所致。盖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食积则津气升降功能失常,津凝为湿,气郁化热,湿热合污,下陷肠间,发为伤食泻。正因其基本病理是食积导致湿热内生,故治疗中消导散积必不可少,且须兼用清利湿热。不可一见泄泻便投收涩止泻之品,否则闭门留寇,贻患无穷。初诊之方,以山楂、神曲、二芽、槟榔为主药,消积导滞,消除病因,乃“通因通用”法。苍术、厚朴、草果、白豆蔻、紫苏梗芳化燥湿醒脾;黄连、黄芩苦寒燥湿;木通、车前草分利水湿。如此配伍,不但食去积消,而且多方位治湿,不愁湿热不去。脾运恢复,泄泻可止。然小儿脾常不足,积滞既去,过用消导恐削伐脾胃,故当着重恢复中焦升降,惟脾胃纳运正常,方不致反复。是以二诊时去山楂、神曲、槟榔之消导,苍术、厚朴之温燥;增行气理脾之品,欲气行则津行。总之,治疗伤食泄,虽用消导,须中病即止;当着眼调整脾胃功能,以促进津气的正常流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更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