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杏缘 发表于 2020-6-17 14:38:12

艾灸的十大功效【橘杏缘学院】

艾灸作为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我们古人就已经学会用艾灸去调理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但现代人对于艾灸的功效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或许你只是单一的认为艾灸就只是一种保健方式,能够让身体温暖起来,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作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局部刺激
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能够帮助气血流通。

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气血、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
就像是我们艾灸某一个穴位的时候,总会感觉到那个地方麻麻涨涨的很舒服,又和单纯的用火烤不一样。
2、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经络学上看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
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而艾灸就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的调节经络,让经络稳定的运行,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功效。
3、调节免疫
有很多实验可以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4、整体调理
灸疗作用于人体的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可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的平和,从内到外做一个调理。
5、温元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元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
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元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禁服》中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6、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
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7、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8、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9、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
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10、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调理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日常防病保健效果最明显的方法。
不过现代人对于“防未病”的中医理念认识极少,只有等到病痛上身才后悔,身体遭罪还要多花钱。
如果要是学会正确艾灸调理方法的话,日常给自己做做艾灸,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烦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灸的十大功效【橘杏缘学院】